纸糊三阁老 太行深处纸糊套

在绵亘千里的太行群山中,嶂石岩像一颗绿色的宝珠,镶嵌在太行群山中段。在山岚竞秀、谷套连环的嶂石岩诸峰之下,纸糊套是最有特色的一个。
  辞书有注:“地之曲处为套。”纸糊套不只地曲迂回,而且更具层叠峻峭之势,万丈红崚的山体,三叠而起,每叠都似红色屏障,“高一二百丈,广数里”。每叠山体的错落处,又有如阶平台随山势沿水平方向展延;山势壮美,近看雄伟奇峭,远处看时,三叠台阶上的葱郁森林宛如绿色缎带逶迤飞扬,却又添加了横空飘逸之感。
  纸糊套分南北两套,南套有直插云天的宝剑峰,体量宏大,笔直如削,高百米以上,森严险峻。峰下有泉水自崖壁涌出,怒泄如注,五分而復汇为一,这就是“嶂岩第一泉”——槐泉的出处,名为槐泉峪。此处枝繁叶茂,凉意袭人,是夏日消暑的胜地,其山色泉声绝不逊于江南名山。
  纸糊套原名枳固套,系取其地势迂回险要,易守难攻,固若金汤之义而名,曾为历史上“太行义士”据险盘踞之地。传说中,自隋末农民义军起,太行山战事不断,各处多有遗迹。宋代抗金的“八字军”也曾以太行山为阵地,留下了悲壮的故事。但有具体记载的,是明末闯王义军以枳固套为营盘与官府对抗,先后杀两任县官,并一直坚持到清朝康熙三十七年方被朝廷“抚平”的故事。此后,封建统治者忌“枳固套”之“固”字,而易名“纸糊套”,反映出其虚弱的心理和唯心意志。但有关义军的轶事和“层层叠叠纸糊套,万丈红峻嶂石岩,大旗插在了丝坡,为王常在野草湾……”的民谣却一直流传至今。
  纸糊套“大王台”右侧有一巨岩,从正面远看,似一端坐古佛,所以被称为“古佛岩”;侧观则似一巨鹰之头,故亦名“鹰嘴崖”。崖下沟涧之南有一处佛教寺院,原名“石佛寺”,始建年代初溯为唐,从遗留文物查知曾在元至正三年重修,后历代均有重修。明正德九年(1514年),由吏部尚书乔宇留碑记重修之事并改名为“槐泉寺”。清代,佛寺毁于大水,后又复建。现旧址存有佛殿3间,殿内供奉石像9尊。经初考,似为佛教华严宗流派,但年代悠远,使这处“超凡世界”的面目呈现出了纷杂的变化。正殿石雕供案上,中为“佛祖释迦”石像,两侧为“文殊”与“普贤”菩萨。再侧,左为“燃灯”,右为“弥勒”,案下两侧又有4尊石像,右侧为佛教禅宗之初祖“达摩”与一儒教人物(疑为贾岛之像——据殿外经幢有“贾祖养道之场”等语推测,曾与唐会昌宰相赞皇邑李德裕有文交之“浮屠”贾岛盱此设场,后由人设像);左为一武一文两尊石像,武者似为元代落籍于赞皇并曾为“忽必烈”重要幕僚之赵良弼(祖为金代女真贵族世家,良弼曾出任江淮宣抚使及陕西参议司事,并出使过日本),文者,以其形象与当地传说相联系,疑为明嘉靖尚书乔宇之像(此间尚流传有大量关于乔尚书的传说)。
  最为难得的是这里还保留着周王朝第五代帝王穆王姬满留下来的石刻字迹“吉日癸巳”。据《中国书法史略》一书考证,作为中国“传说中的书法家”之一的姬满的“吉日癸巳”四字,是与夏禹、务光和孔子等人所留字迹的硕果仅存的遗书。“吉日癸巳”四字笔力遒劲,有剑拔弩张之状,书体类小篆,原留于赞皇坛山避暑岩壁,后于宋代摹刻上碑,存于赞皇文庙,现则移于嶂石岩景区纸糊套前。联系赞皇众多志书关于周穆王“癸丑至房子”(癸丑为公元前967年,赞皇古为房子国之地)“登巑山”“伐大戎”“封赞皇山”等纪事,古籍《穆天子传》亦有“癸丑至房子”的纪事。可见穆王留于赞皇之迹大致不谬(穆王封禅的赞皇山就在现今嶂石岩风景名胜区内)……今天,这些历史轶事正如“回音崖”的回声那样,诉说着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