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落榜的人生也能走出光亮] 韩愈 出名过程

他七岁读书,十三岁能文;他奔波于求仕之路,才学虽高,却考场连连失意;他进入官场后,不但善于撰写诗文,而且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他的一生,坎坷曲折,深刻而复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
  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期文章,走进韩愈的一生。
  童年困苦,科举失意
  出生于大历三年(768年)的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父亲韩仲卿当时是秘书郎,只可惜在韩愈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
  丧父后,韩愈由兄长韩会抚养。但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又因受牵连,贬广东韶州刺史,到任未久即病逝。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郑氏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后避居江南宣州。这一时期,韩愈过得困苦而颠沛。
  韩愈因是孤儿,早熟且聪慧。他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能文,从小就刻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十八岁时,韩愈前往长安,欲投奔族兄韩弇,却适逢韩弇前往河中,后遇害。韩愈的期待落空了,又因长安米贵,生计成了问题,万般无奈之下,韩愈投靠了名将马燧,后来还曾作《猫相乳说》以感其德。
  当时的文人作文章大多崇尚仿古,仿效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其中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人推崇。韩愈以诗文为媒,与其交往,锐意钻研,究心古训,关心政治,希望自己能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
  然而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唐代时的科举,一方面得有学问,另一方面要靠关系。韩愈才学虽高,却是个弱势书生,一无门第背景,二无要人荐举,性格倔强的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连续三年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会试,结果三次都落空。期间,不认输的韩愈曾三次给宰相上书,陈述自己的能力和品格足堪大用,求其擢拔,却均未得到回复。
  两入幕府,屡遭贬谪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韩愈任观察推官三年间,在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并于次年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灾情的韩愈痛心又愤怒,上书《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却反遭不作为的京兆尹李实等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韩愈获赦免后,最终被召回长安担任国子博士,后又遭降职。元和八年(813年),有感于屡次遭贬斥,韩愈创作《进学解》来自喻。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认为他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于是调他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奉命修撰《顺宗实录》。
  元和十四年(819年),长安掀起信佛狂潮。韩愈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一时人心震惊叹惜。后因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皇亲国戚们也纷纷为其说情,最终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晚年回朝,病逝于家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虽身为贬臣,在到任潮州后却依然抛开个人的苦闷,如新官上任般,马不停蹄地为百姓办了四件事:驱鳄除害,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和兴办教育。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韩愈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之诚心,不言自明。
  在潮州,以“戴罪”之身为国为民出力的韩愈不忘上奏为自己辩白,后争取到了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個状元。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韩愈前往宣抚,成功而还。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
  政治文学,均有建树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他任行军司马,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立场,不仅仅表现在其撰写的《平淮西碑》里,他在一系列的文章中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另外,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世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主要有《师说》、《进学解》和《杂说》、《马说》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把有才能的人比作千里马,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还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而他的文学作品则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其散文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形式多样。
  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韩愈的诗歌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作为一名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韩愈极强的存在感甚至使无数帝王将相都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的角色皆有政绩。作为文坛领袖,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而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刚直敢任,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可谓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