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 [邹氏钱塘支祖坟考]

思道公——邹氏钱塘支始祖
  思道公是钱塘支始祖。清光绪甲午(1894年)科乡试(江南)考生邹凤标的朱卷有详尽的家世记载,追及始祖和先世,从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清代朱卷集成》卷一九四“邹凤标”条可查到:
  始祖实,字诚明,先世本由山东邹县人,自七世祖讳思道,唐开元为杭州刺史,遂家焉,是为钱塘支。
  邹凤标乃苏州府吴县附生,祖籍常州府金匮县,属无锡邹氏。邹凤标朱卷上的记载与无锡邹氏历次修谱的描述是一致的。无锡邹氏宗谱始修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由北宋后期著名谏臣邹浩的次子邹栩主修,之后历朝均有修谱记载。最系统最完备的一次修谱由清乾隆年问邹一桂主修。邹一桂,字原褒,号小山,雍正五年(1727年)二甲一名进士。选庶吉士,累迁编修、大理寺卿、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左侍郎。工于绘事,有《小山画谱》传世。邹一桂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七十四岁致仕后汲汲于家乘,修成《龙泾支谱》后,又各叙其宗支,以求合订,完成通谱。《小山公重修邹氏家乘例》中表明:“旧谱向以诚明公为第一世也。思道公(注:山东邹县人)唐开元间为杭州刺史,遂家焉,七传而后至诚明公。”邹一桂在《乘例》中也说明:“江西一派则诚明公伯讳、讽者,为临川太守,家于宜黄,为江西始祖,亦自钱塘分出也。”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卷七十一“邹绍峄”条,有“始祖讽,唐穆宗长庆二年为临川刺史,因家宜黄”,也可印证。江西宜黄邹氏也属钱塘支,奉邹思道为钱塘支的始祖。
  思道公归葬何处
  《中华姓氏始迁祖世系大典》收录民国16年(1927年)《范阳邹氏重修族谱》,有《范阳邹氏分房世传》第一世“思道”:
  其先汴人也,唐中叶官山阴县令,开元间升江阴刺史,有功封幽州范阳响应公,后居杭州钱塘县宿兴里,卒葬余杭之拳山。
  《中华邹氏族谱》(武汉出版社,2011年)有“杭州钱塘思道公支世系图”,“思道”条中说:“唐开国初贞观年间举孝廉,除江阴刺史,迁杭州刺史,遂由汴州徙杭州钱塘宿松里,殁葬馀杭拳山,为邹姓通宗之祖。”两者说法是一致的:思道公死后葬余杭拳山。馀杭,禹杭,禹航,馀航,古今写法不同,就是今天的余杭。拳山,查遍各版本《余杭志》《余杭县地名志》,无此山名。
  遍寻无着,偶见邹氏三十一世裔孙邹冠瀛重辑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刻印《常熟小山邹氏支谱》,有新发现,该谱开篇即写道:“一世实,字诚明,官知越州,后隐居钱塘,配马氏,继王氏,墓在由拳山。”原来,邹实墓在“由拳山”,不是“拳山”,那么邹实的上几代是否也葬“由拳山”呢?另有两条旁证:
  其一,邹氏三十世裔邹建烈、邹鼎亨编《锡山邹氏西南庄支谱》之《通谱世表》,一世谓邹实:
  实,字诚明,世居浙江之钱塘,仕唐为曲江令,改知越州。生于唐天复癸亥,享年九十有三,配马氏,雄武军节度使马悼女,继王氏,子一智,墓在由拳山祖茔之西。
  其二,邹氏三十二世裔邹仁溥编辑,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刻印《邹氏家乘》对“一世祖”记载得更详细:
  实,字诚明,先世本山东邹县人。自七世祖讳师道,唐开元间为杭州刺史,遂家焉。世为钱塘人。五代时,后唐主引军至邹家口,召为飞熊将军,遥领钱塘令。唐亡,隐居行义。宋乾德初,复举知韶州曲江县,后改知越州致仕,娶雄武军节度使马悼女,无出。继王氏,子一,日智。公生唐天复三年癸亥,卒年九十三。葬由拳山祖茔西。
  两种邹氏家谱都说邹实墓在“由拳山”“祖茔之西”,说明邹实归葬处的东面,还有几代祖茔,唐代邹氏列祖集中墓葬在由拳山。乾隆庚申年《小山公重修邹氏家乘例》:“旧谱向以诚明公为第一世,而钱塘族谱诚明公而上,尚有六世,思道公乃第一世也。”复查《范阳邹氏重修族谱》之《范阳邹氏分房世传》,钱塘始祖邹思道至邹实共七世,这七代人大多归葬由拳山。由此推断,邹思道“卒葬余杭之拳山”,“拳山”乃“由拳山”之误。
  典籍中的“由拳山”
  “杭郡志乘传于今者,惟《咸淳临安志》为最古。”(嘉庆《余杭县志》)。查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四:
  由拳山,在县南二十六里,高一百八十丈九尺,周回一十五里。按《搜神记》云:由拳即嘉兴县。吴大帝时县人郭暨猷与由拳山人隐此,因以为名。《郡国志》亦云:余杭山一名由拳,高峻为最,旁有由拳村,出藤纸。又《晋书》郭文隐于余杭山,常著鹿裘葛巾,自种菽麦。尝有猛兽张口向文,文视其口中有横骨,乃探手去之。猛兽明旦致一鹿于其室前。故亦云郭公山。今岩石中炼药石灶犹存。
  之后,明万历《杭州府志》卷五十载:“郭文炼药石灶,在余杭县由拳山岩穴中”。清康熙年间《余杭县志》载:“极南有由拳,在县南二十五里。按《搜神记》:由拳,即嘉兴县名。吴大帝时,郭暨猷自由拳来,隐居于此,故名。此山《郡国志》:余杭有山,一名由拳。旁有由拳村,出藤纸。《晋书》:郭文隐此。又曰郭公山。”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杭州府下》、清嘉庆《余杭县志》卷七山水,关于由拳山,大多引自《咸淳临安志》的内容。
  关于由拳山的名称,“二十五史”中,最早有唐太宗贞观年间修的《隋书·地理志》载:“余杭县有由拳山”。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於杭县”条:“由拳山,晋隐士郭文举所居,傍有由拳村,出好藤纸。”由此可见,余杭的“由拳山”,早在唐代初年就名入史书,名列中国现存的最早地理总志。之后,宋代的个人撰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明、清官修地理志《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直到《读史方舆纪要》《清史稿》,都有关于余杭“由拳山”的记载,“由拳山”可谓名山,因为出产藤纸而出名。
  由拳山藤纸以野藤(青藤、野葛藤、黄交藤)皮为原料,在水中浸泡,石灰煮烂舂捣、抄成。藤纸以洁白莹润、柔软坚韧、受墨耐湿,不易虫蚀见长。早在三国吴大帝时(222-252年)由拳山麓就产有藤纸。东晋成安元年(371年)范宁放任为余杭地方官时,给下属颁发了“土纸不可惟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紙”。唐开元年间就列为贡品。《咸淳临安志》:“岁贡藤纸。按旧志云:余杭由拳村出藤纸,今省劄用之。富阳有小井纸,赤亭山有赤纸。”南宋末年吴自牧《梦粱录》关于纸,引用了《咸淳临安志》的材料:“纸,余杭由拳村出藤纸,富阳有小井纸,赤亭山有赤亭纸。”“劄”,为“札”的异体字。省劄,是中央政府的文件。宋理宗绍定年间赵升所著《朝野类要》卷四“文书”:“省劄,自尚书省施行事,以由拳山所造纸书押给降,下百司、监司、州军去处是也。”宋代尚书省所用为由拳山出产的藤纸,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因为用纸量增加,大量砍伐野藤造纸,使这一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宋元以后,逐渐用竹子取代。用苦竹、杂竹、毛竹为原料造的纸不再具备藤纸的质量,余杭中泰乡一带生产的黄白纸、黄烧纸、草纸等,都是日用的低档纸。随着由拳藤纸销声匿迹,由拳山也成了古书中的地名。
  由拳山今为何处
  南宋《咸淳临安志》“由拳山”条目所载郭文故事,源于《晋书》卷九十四《隐逸》:“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晋书》说郭文隐居地是大辟山。北宋太平兴国年问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由拳山,本余杭山也,一名大辟山……山谦之《吴兴记》云:晋隐士郭文,字文举,初从陆浑山来居之。王敦作乱,因逸归入此处。今傍有由拳村,出藤纸。”另还载有“大辟山”条,并引《晋书》郭文隐大辟山事迹。看来由拳山与大辟山有相关性。
  “由拳山”就是“大辟山”吗?嘉庆《余杭县志》如此解释:“按《府志》云:《寰宇记》由拳山、大辟山两载,而由拳下仍云一名大辟山。盖其分乃偶误也。按:《郡国志》文,《寰宇记》引注由拳山下。盖二山相去无几,当时原统为一山也。所云去县道里,与《咸淳志》不同,各据其时县治言之耳。”
  也就是说,由拳山与大辟山是两座山,但两山山脉相连,有时统为一山,有时按地区分治划为两山。
  大辟山,今为何山?清雍正《浙江通志》,余杭县“大涤山”条:“谨按:《晋书·郭文传》:文辞家游名山,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则大涤。旧名大辟,唐以后乃为大涤。罗隐诗云‘苍苍大涤山’是也。”大辟山在唐以后称为大涤山。《大清一统志》也载:“大涤旧名大辟,唐以后乃易其名。罗隐诗‘苍苍大涤山’是也。《寰宇记》即以由拳山当之,恐未确。”
  综上所述,大辟山,唐代之后称为大涤山,与由拳山不是同一座山,但有相关性。
  另有天柱山。《明一统志》卷三十八,“天柱山在余杭县西南一十八里,四隅陡绝,耸翠参天,为道家第五十七福地也”。《大清一统志》“天柱山,在余杭县西二十里,与大涤山相峙”。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第三十一册:“大涤山,一名天柱山,一名大壁山……大涤、天柱,两山相峙,亦一山二名。旧亦有称为天柱山大涤洞者。”
  大涤山、天柱山、由拳山,其实是逶迤相连的群山之中的几个山峰,冈脉相连,从地质上同属天目山的余脉,古时统称为余杭山。自号大涤子的清初画家石涛曾画《余杭看山图》,以鸟瞰式俯视的角度,展现这一片余杭山的地理景貌。
  再查余杭、临安历代古旧地图,大涤山、天柱山、由拳山的地理位置又复如何?
  由拳山,查咸淳四年(1268年)宋版《咸淳临安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之《余杭县境图》《临安县境图》,不载。在《九县山川总图》上标有洞霄宫、天柱山、九锁山,字迹清楚;“由拳山”字迹漫漶不清,只能隐约辨认。但查同治六年(1867年)据南宋原刻本摹绘的补刊本《咸淳临安志》附图《九县山川总图》,洞霄宫、天柱山、九锁山、由拳山自北而南,山峰依次而标,字迹清晰,一目了然。《咸淳临安志》附图是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绘制的,与现代地图方位不同,这是已知最早标识“由拳山”的古地图。
  明万历七年(1579年)《杭州府志》附图之《余杭县图》,自北往南列出的地名,分别为洞霄宫、天柱山、何岭、菖蒲岭、由拳岭,这是我所知最早标识“由拳岭”的地图。与《咸淳临安志》所标由拳山位置对照,由拳山应为由拳岭一带的山峰。
  洞霄宫在大涤山中,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创宫坛,北宋时为道教“三十六洞天”第二十四,屡毁屡建,明代洪武初还重建过,明清均为著名道观,民国末才成废墟。洞霄宫代表大涤山的位置。因此,明万历《杭州府志》所标余杭山,从北往南依次为:大涤山、天柱山、何岭、菖蒲岭、由拳岭。查浙江图书馆藏民国35年(1946年)元月初版《余杭县全图》(薛祚鸿审定,韩憩桐监制,毛维翰绘图),在余杭西南,从北往南标着洞霄宫、九曲岭、何岭、菖蒲岭、由拳岭,跟明万历《杭州府志》的附图完全一致,而且是采用现代测绘技术,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从明代至清代官方的地图看,由拳岭的名称和位置没有任何改变。
  那么,由拳岭今为何处?我与友人专程踏勘了位于余杭、临安交界的群山,在余杭、临安交界的宫里村洞霄宫遗址,看到了大涤山、天柱山两山对峙的景象,然后我们围绕古余杭山逶迤山峰的周边,完整走了一圈。我们在临安上田村独龙坞找到了“苍步岭”,百度地图作“仓步岭”。从临安境翻过苍步岭是属于余杭的上铜山,这个“苍步岭”可以断定就是“菖蒲岭”,是同音相转的结果。民国35年的余杭地图上明确标出菖蒲岭往东就是余杭的上铜山,位置与今天完全一致。“苍步岭”往南,在民国35年的余杭地图“由拳岭”的位置,自今天的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铜岭桥到临安市板桥镇上田村田坞里的弯曲山路,现在已修成盘山公路了,在今天的余杭、临安地图上,均标为“牛肩岭”。2016年,当地政府乘杭州G20峰会的东风,整修牛肩岭公路,并在余杭、临安的山路分界处修了一个凉亭,上书牛肩亭。“由拳岭”与“牛肩岭”,用当地的方言口音读来,也很相似,应是韵同声近转音所致。
  查古旧地图得知,苍步岭、牛肩岭的叫法,从晚清就开始了。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浙江舆图局《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所载《余杭县五里方图》标天柱山、胡岭、苍步岭、由拳岭。已将“何岭”“菖蒲岭”转音为“胡岭”“苍步岭”。民国5年(1916年)绘制的《临安县城地形图》标为“苍步岭”“牛肩岭”,今天的地图与民国5年的地形图叫法一致。新中国成立后的地图上,“由拳岭”的名称不复存在,一概写成“牛肩岭”,因为后者更适合新中国的地名特点,也适合当地村民的象形记忆。由拳山的名称也从此在岁月中消逝了。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在“安乐山”条下写道:
  又由拳山,在县南二十六里,一名余杭山,高三百八十丈,周十五里。《志》云:三国吴有暨猷者,自由拳来隐此,故名。亦日郭公山,以晋郭文隐地也。自临安而东南,由此可达富阳。
  《杭州地名志》(杭州出版社,2013年):“牛肩岭,在余杭区西南端,中泰街道政府驻地西南,西与临安市交界。海拔288米。”牛肩岭从临安往东达到余杭,往东南可达富阳,与顾祖禹的说法完全吻合。由拳岭是连绵的余杭山最南端的山岭,由拳山则是由拳岭的山峰。郭文的传奇故事在余杭山都有传颂。余杭山从北面的大涤山、天柱山、何岭、菖蒲岭,逶迤而来,南至由拳山,由拳山位于临安、余杭、富阳三县交界的通衢之地。
  折回五代十國时的邹实:他原为后唐的飞熊将军,后唐是继后梁之后以中兴唐祚为号召的一个王朝,一度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邹实在邹家口参加了著名的后唐灭梁之战,因战功“遥领”了钱塘令的虚职,本以为可跃马扬鞭,兵指钱塘,哪知只是春梦一场。936年,在石敬瑭勾结契丹主联合围攻下,后唐末帝李从珂在洛阳玄武楼自焚而亡。后唐既亡,邹实只能一路遁逃,最后逃回祖居之地,或许就在由拳山祖茔一带。由拳山一带三县通衢,遇急难方便遁逃。洞霄宫本是道教的洞天,大涤山、天柱山、何岭、菖蒲岭、由拳山,连绵的群山,也适宜隐修。当年郭文就因为王敦作乱逸归于此,后来南宋赵构也曾落魄逃难至此。“唐亡,隐居行义”,群山之中,足以藏身,却不忘行侠仗义,显出武将本色。北宋建国四年之后的乾德年问,天下太平了,宋太祖启用贤良,邹实才到韶州曲江县、越州等地任职,退休后,颐养天年,得享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