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_追求理想的生活状态

犹如浮萍般的我偶然被国学热所吸引,了解了一些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的生平。除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哲学思想之外,“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描述的生活状态更是我所向往的。
  首先来说“志于道”,即目标在道。孔子十五岁定下做学问的志向,可见“志道则为道德之士,志艺则为技艺之人”志向的订立要慎之又慎。而我们心所存向的道又是什么呢?是天道还是人道?宇宙的生成,生命的起源,这些问题都可以看作天道的范围,他们渺远而深不可测;而人道确是浅显易懂的,与我们切身相关。子贡曾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孔子即懂人生平凡的行为,也知最高的天地万物的玄妙之道。我认为这里的道,可以看作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要求我们把目标放的高远;脚踏实地,是要求我们把“道”当作人伦日常之间所当行者。志者,专一向往也,当我们可以“志于道”,那我们的言行举止就有了追求合理性的一面,而我们的日常的行为也有了准则,不会随便懈怠。
  其次是据于德——根据在德,德是个人的德行修养,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德行修养,需要好好把握,要实现志于道就必须有德作为支撑。当我们确立了高远的目标,就需要确实修行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了,这就像在巩固我们心中的根据地。李零先生在丧家狗中解释“据”可能是“狎”的误写,这里的狎有狎习之意,即亲近熟习。所以我认为“据于德”可能不像“志于道”那样高高在上,而是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刚开始会十分勉强,但是持守之久,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践行,也许我们就在潜移默化中按照德的要求在做,不断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
  其三为仁——依照仁的标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几千年传统认可的行为准则,“依仁,则德行常用而物欲不存”依据德的要求去生活,就是一种仁,是绝不背离人生正途的信念。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孔子那样的圣人,达不到这样高的境界。”我认为,平凡人也有自己的“仁”。孝敬父母,关爱弱势群体,日行一善,传播正能量就是依据仁的标准在行动。我们或许没有心怀天下的人文情怀,但我们却可以在生活中践行“仁”的理念。孔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宜远乎”依据仁的标准生活,也许是一条任重道远的道路,但践行下去,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游于艺——游憩于六艺之中。游,首先就表明了一种闲适而自得其乐的状态,而艺,是为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他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简单的六种技艺,而是日常的生活需求,是不可或缺之物。当我们游憩于六艺之中,不仅能培养文化涵养,更能让我们对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不受一般世俗的功利思想所左右。黄氏后案中提到“士固有滞于艺而不闻道者,未有不通于而据高语德者”,所以“游于艺”是我们的日常修炼,抛弃艺的修行而去追逐道德仁,就会愈加疏远这三者而违背我们的初衷。
  可以看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句中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这四个词的顺序,并不是一个刻板固定的排序,而是体现着哲学思想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孔子可以做到“十又五而志于学”,这是他志于道的表现。但当我们不能确定自己人生的主体精神力量时,不妨先从艺做起,夯实基础,然后依据仁的标准去行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坚定自己的心性,建立起“德”的根据地,当我们这些都做到之后自然而然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支柱,从而明白何为道,而为之奋斗。
  人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以快乐为前提的,而不快乐却是当今人们的一大心理特征。相反,快乐是孔子和儒家一直所追求的精神状态,有了快乐的精神状态也既有了理想的生活状态。孔子的快乐也分为很多种,学习之乐、悟道之乐、交友之乐、休闲之乐、旷达之乐和节制之乐都体现着其所推崇的快乐观。当我们在明确了目标,进而践行目标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与享受其中的乐趣,便会发现我们离所追求的生活状态更近了一步。仁爱既大爱,和谐是一切事物安然发展的本质前提。只有当万物皆美美与共,方可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因而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不单单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更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人人各司其职的健康发展状态。大和为贵,只有我们将他人之事视为己事,自然之兴衰视为己责所达到的符合规律的发展状态才可称为理想状态。
  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时刻保有正确的快乐观与和谐观,再加上《泰伯》中提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许就构成了我所追求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