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为什么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_洛阳桥 画

洛阳桥何以从众桥中脱颖而出,广为人知?又是什么让它立于入海口,任憑江海冲击,屹立千年不倒,成为我国古代跨海大桥的典范?
  泉州洛阳桥位于泉州东北郊的洛阳江入海处,又被称为“万安桥”。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为什么洛阳桥那么出名呢?
  首先是洛阳桥的位置重要,正好是泉州北上福州,取道江西、湖北,直达汴京(今开封)的官道上。如果没有这座桥,泉州北上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走山路,从城北出去,经河市入仙游,翻山越岭。第二个办法是渡江,但这个地方是江河入海口,“水阔五里,波涛滚滚”,遇上大风海潮,翻船是常有之事,从这个渡口被称为“万安渡”上看,就可看出当时人们对这渡口的心悸,对平安的渴求。
  另外,它的出名还与蔡襄相关。宋代书法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说,而其中的“蔡”即是蔡襄。在很多记载里面,纪录蔡襄是洛阳桥的倡建者,其实不然。洛阳桥的兴建时间是1053年到1059年,而蔡襄首次在泉州上任的时间是1056年,五个月后便移知福州,蔡襄二度知泉则是在1058年,这个时间距离洛阳桥竣工只有18个月。蔡襄之于洛阳桥的意义,正如中国科技史话丛书《桥梁史话》中对蔡襄的评价——“他的功绩,主要不在于史书、传说中所称道的施工技术难题的解决,而是他顺应了当时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趋势,顺应了泉州港迅速发展的趋势,利用了作为泉州地方长官的权威,支持、推动了洛阳桥的建造”。
  除此之外,洛阳江“纳境内诸山溪之水及惠安县西北之水,流经府东,入于海”,洛阳桥身处入海口,江海冲击,却可以屹立千年不倒,这也使它声名鹊起。洛阳桥的千年不倒,主要还是由于它的设计、材料性质和地理位置。
  筏型基础是洛阳桥的特色之一,即在造桥时,于桥底沿桥梁的中轴线上铺满大石块,形成了一条跨江底的矮石堤,以此作为桥墩的基址,起到防冲刷和截水的作用。这些石堤宽而厚,石堤上的石墩大,每墩约数千百吨重,呈双尖墩,犹如船型,在江海之间,双尖墩的造型可以减轻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交互冲击时带来的压力。双尖墩上有石条砌成的桥墩,这些石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层横一层纵地铺设,压重大,整体性好,有稳定作用。而在每墩之间,又是由七八条20-30吨重的大石梁组成,在没有吊装设备的时代,人们利用潮汛的涨落,采用“激浪以激舟,悬机以弦纤”的浮运架桥法,将大石梁安装上桥墩,省工省力。而吸附在洛阳桥的牡蛎,对洛阳桥桥基、桥墩的联结起到一定的作用,宋代就有“辄取蛎者徒二年”,以此杜绝民众挖取洛阳桥基蛎,进而保护洛阳桥。
  另外,洛阳桥虽然处于入海口,但相对后渚、秀涂等地,更深入内地,风浪小得多,并且桥的东西两处都有巨大的海域,可作为缓冲地带。而洛阳桥作为交通要道,因地震、地基沉陷、台风等原因造成的桥体破坏,会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屡塌屡修,所以保存较好。
  洛阳桥是古代跨海大桥的典范,它的建造,正是人对自然的物尽其用且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