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补气佳,但八类人群不宜用】黄芪补气

最近,一股“黄芪热”悄悄席卷而来,各大网络媒体纷纷登出有关黄芪对人体有益处的文章,如《每天1杯黄芪水保健康》《气虚型肥胖用黄芪有奇效》,再如《补气中药每日泡水,身体健康百病不生》等,这其中的补气中药指的就是黄芪。可是,黄芪真的可以随便用吗?
  黄芪有八大功效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在中国已经具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膜荚黄芪的根。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补中益气,与人参的功效相似,但是其价格与人参价格相差巨大,所以,人们都喜欢选择黄芪作为日常保健的药材。黄芪的主要功效包括:
  1.能提高肺部免疫能力。针对由于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出虚汗、脏脾功能差、代谢功能弱等问题,黄芪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如身上没力气、说话无力、脸色苍白等症状,都可以用黄芪来调理,从而达到治疗脾肺气虚的目的。
  3.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降低血压、保护心脏、抵抗自由基损伤,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4.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美容生肌的功效。
  5.黄芪的根部具有排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6.能双向调节血糖。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具有较好的调理功效。
  7.能保护肝脏、消除蛋白尿,预防肝糖原减少。
  8.由体虚气虚引起的睡眠不好、夜梦盗汗等症状,黄芪亦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黄芪性质微温,可养气补血。
  服用黄芪注意用量
  黄芪分生黄芪、炙黄芪,相比之下,炙黄芪的补气升阳效果更好。
  黄芪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泡水、熬粥以及煮汤。
  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用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一旦有不良反应,应停用。如果服用后原有的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有所改善,则可逐渐增加用量。建议每次黄芪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克,并且分为2~3次服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一般来说,炙黄芪每次用5~10克煮水即可。
  黄芪泡水喝时,一定要用刚烧的开水,那样才能够泡出药味。但即使这样,冲泡最多也只能泡出药物三四成的药效,因此,将黄芪泡水有点浪费药材,建议以煎煮为主,效果更佳。
  如果黄芪使用过量,患者就有可能出现头晕、睡眠质量变差、双颊泛红以及心情烦躁等症状,服药中应注意。
  八类人群不宜服用黄芪水
  1.肾阴虚者不宜服用。舌苔发红、手脚心发热,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容易心烦……这些都是肾阴虚的症状,这种体质的人是不适宜喝黄芪水的,喝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2.湿热体质的人也最好不要服用黄芪水。如果要服用,最好与清热的药物相搭配,如黄连、黄芩等。
  3.肺结核患者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咯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这类患者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服用。
  4.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不宜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感冒发热的患者也别服用黄芪,否则会不利于身体退烧。
  6.怀孕早期的女性在医生的指导下少量使用黄芪,可以起到养血益气、强筋健体,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药补不如食补,黄芪毕竟是补气的中药,虽然其副作用小,但补得太多反而不好。而孕中期或孕晚期的女性最好别吃黄芪,一方面,黄芪有益气、固涩的作用,会干扰妊娠晚期胎儿正常下降的生理规律,引起过期妊娠;另一方面,黄芪能“气壮筋骨,长肉补血”,服用过多容易使胎儿骨肉发育长势过猛,导致分娩时因胎儿过大而造成难产。
  7.如有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手心脚心发热、失眠多梦盗汗等阴虚表现,不能使用黄芪。因为黄芪性质微温,阴虚患者使用之后会助热,容易伤阴动血。
  8.如果身上有疮者,也不能服用黄芪,因为有疮则意味着身上有热毒,性质微温的黄芪容易滞邪,加重病情。
  如果以上人群治病中必须要服用黄芪,则需要与其他中药配伍。阴虚患者需要搭配麦冬、熟地、玉竹、生地、天冬、玄参等,这些中药有养阴的作用;湿热患者需要搭配茵陈、黄连、黄芩等,这些中药有清利湿热的作用;身上有热毒的患者则要搭配败酱草、黄连、大黄、栀子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此外,使用黄芪的时候一定不能用量太大,在发热、身体疼痛时要谨慎使用。
  黄芪要用优质的
  挑选黄芪,首先要看外皮,外皮发白,内部发黄为佳;其次看切片断面,有没有洞,因为黄芪容易霉蛀,有黑洞的黄芪就不太好;再次可以凑近闻一闻,如果闻时有一股豆腥气扑鼻而来,就是质量好的;最后放到嘴里嚼一嚼,未变质的黄芪有一点点甜味。
  此外,不要选白如纸的黄芪,通常那是被硫黄熏过的。另外,一般在药店购买的真空包装的黄芪品质比较好,被硫黄熏过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