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老井] 老井说鸡蛋

村东头有一眼老井,雕栏玉砌,亭台古朴。旁边那棵弯腰驼背的老柳树虽历经沧桑,却依旧与它不离不弃,夏天遮荫,冬天罩雪。每当我从它身边走过,往事便浮现在眼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太行山区十年九旱,庄稼人靠天吃饭,后山村的这眼老井便成了人们维系生存的命根子。在井台的后面有一间小庙,庙里供奉着井龙王。每逢年节十五,人们都会把最好的水果和蒸食拿来供奉龙王爷,伏维尚飨,虔诚膜拜。这一年的五月,骄阳似火,田地龟裂,草木焦燎,地里颗粒无收,家家人心惶惶。眼看着老井里的水也快要见底了,这天,老人们不约而同地跪倒在井台前,三拜九叩,祈求苍天怜悯,龙王显灵,普降甘霖,拯救苍生。说来也怪,晴天里突然一声闷雷,霎时黑云翻滚,一场大雨足足下了一个时辰。旱情解除了,人们纷纷开始埯瓜点豆,从此,老井成了村民们心中的圣地!
  老井周围开阔平坦,是山沟里难得的休闲场所。每当春暖花开,井台周围三五成群的孩子们有推梢箍的,有踢毽子、跳绳的,有过家家的,有捉迷藏的……捉迷藏时,大一点的男孩子总爱爬上老柳树,再薅着细长的柳绦从另一端荡秋千似的缒下来,巧妙地躲过追捕者。更有甚者,悄悄地躲到龙王爷的供桌下,或钻到龙王爷的龙袍内躲藏。小孩子不知道这会冲撞神灵,被大人撞见后挨打挨骂便成了常有的事,但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龙王爷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塑像。说白了,老井是孩子们的乐园。
  村里没有其他水源,所以,妇女们淘菜,浣洗衣物都在老井旁。老井井台旁有四个大石槽,左边两个圆石槽用于淘菜,右边两个长方形石槽用于洗衣。说起这老井,那可是妇女们的最爱。冬日,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井口却热气腾腾,洗涮从不觉得手冷;夏日,酷暑炎炎,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却冰爽甘洌,将西瓜在井水中放一会儿再吃,那凉爽劲足可以和城里人的冰箱效果相媲美。女人爱干净,爱闲聊,农闲时,有事没事都聚到井边来,唠唠家常,说笑说笑。当然,每个人都不会闲着,洗衣、淘菜、针黹……她们手不闲,嘴不闲,这里显然就是妇女们的天堂。
  这老井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早午晚三顿饭的吃饭时间,井台和周边的石条是男人们的阵地,妇女儿童休想插足。男人们左手拿着两张饼,右手端上一碗粥,边吃、边说、边听。先是新闻播报,谁家的猪跑出去吃了人家的红薯;谁家的儿子被大学录取了;听说老张今儿个在西岭上捡到了传单还有饼干呢,这事公社已经知道了……你一言,我一语,新闻讲完了,饭也吃饱了。吃完饭,男人们并不回家,他们点上一袋旱烟,悠闲地抽着。这时,生产队长开始派工,有修渠的,有犁地的,有赶车拉秸秆、运圈粪的,安排得井井有条,明明白白。如果是夏天的晚上,接下来就轮到村里的老秀才说书了,什么“瓦岗寨”“穆柯寨”“西游记”“西厢记”……说的人声情并茂,听的人如醉如痴。如果谁家有红白喜事,演個电影啥的,井台和老柳树理所当然又成了挂幕布的天然支架……
  说到老井,就不能不说一说汲水,村里大人小孩都能娴熟地从井中汲水。老井上装有辘轳,可以很轻便地把水桶从井中提上来。为了防止水桶掉入水井,井绳一端装有三关套,这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就连城里来的大学生都未必会使用。我也是上了高中,学习了力矩平衡以后,才知道了辘轳为什么会省力;直到大学毕业,我才明白了三关套以及九连环都属于高等数学拓补学研究的范畴。
  如今的老井已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光,和老柳树一样仿佛走向了暮年的凄凉。当静下心来时,我常常在想:难道是水管打败了老井?是电视取代了老井的饭市、文化中心的地位?是手机隔断了人们的团聚与交流?
  时代变了,老井的辉煌将永远地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之中。县旅发大会在即,美丽乡村建设,可否给水井辘轳、水碾磨坊等这些曾经的文明留一席之地,让乡村文化增加一些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