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成长的句子 不吃苦也能健康成长

去年有一篇批评“快乐教育”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文章大意是说,快乐教育是不对的,因为没吃过苦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一定要多点“吃苦教育”才能迅速成长,而吃苦的过程必定是痛苦的……
  朋友路看完这篇文章后跟我说,她非常認同这个“吃苦教育”,她认为自己孩子的多种毛病皆是生活太畅顺,没吃过苦造成的。于是今年寒假她将儿子送到偏远贫困山村体验生活了。寒假结束刚回来没多久,路兴奋地告诉我,儿子果真有很大的进步。儿子不太热衷玩电子游戏了,他说,山村里的孩子连课本都没有,不认真学习说不过去;儿子自己动手洗衣服了,他说,山村里的孩子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可以天天换洗衣服挺幸福的;儿子不乱花钱了,他说山村里的孩子连饭也吃不饱,家里天天有鱼肉已经很知足了……可惜的是,孩子没多久又跟以前一样满身臭毛病。
  我劝她,这种“吃苦教育”只能取得短暂的成效,他身上的毛病应当对症下药,逐个击破。当然这种吃苦教育不仅仅是路一个人的教育方法。
  电视上有个教育节目,也是将孩子们置身条件艰苦的贫困山村,设置各种难题挑战孩子,尽管孩子们几经曲折都顺利完成任务,但据媒体的后续报道,大部分孩子都是“一阵风”式的好转,接着又做回“坏孩子”。
  其实我之以前也有过这种错误认知,但在经历错误后才意识到,教育思维不是简单的二元化,教育不是非快乐即吃苦,非此即彼。
  小时候孩子偏食,我就想方设法改变口味,即使我之前认为他讨厌的食物他也吃得津津有味;上小学时,孩子不喜欢学习,我就根据他的喜好,“诱惑”他学习。例如他非常喜欢唱歌的电动小黑板,我就制订了一个游戏规则:只要做对数学题,就让他玩小黑板……后来孩子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甚至自己找一些奥数难题挑战自己。
  后来我看一本教育的专著才知道这种教育叫“激励教育”,与“注意、关联、信心、满足”等心理要素在一起。
  文中说,如果孩子觉得学习会让自己未来受益,即便存在挑战性,自己也要去学。换言之,“吃苦”或者说“接受挑战”,可以同时让人产生深层愉悦。这种愉悦不是打鸡血式的快乐与亢奋,而是学习者得到了与其智力相称的挑战,他们有所成长,有所变化。愉悦感和挑战性之间并无必然矛盾……
  我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心得,还有从书本领悟到的教育理论传授给路。结果才短短一个月她就打电话告诉我说,开始见成效了。
  想必,教育是漫长之路,父母不能思维乏力,盲目追寻人云亦云的方法教育儿女,要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强迫和强推,孩子不吃苦也一定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