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于西藏?]

在著作《物种起源》中,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冰河世纪时期的动物是从北极起源的。分析原因时,他认为:北极极其寒冷,在冰河世纪开始前,动物只能生活在北极圈,随着冰期到来,全球变冷,动物才开始离开北极,向世界各地扩散。
  邓涛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觉得达尔文的猜想并非完全正确,同时凭借多年的考察研究,郑重其事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冰河世纪时期的物种,起源于西藏,而不是北极,许多动物是从西藏出发,逐步走向地球各个角落的。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进行科学考察时,邓涛无意中发现了完整的披毛犀头骨化石,经过分析,化石年龄为250万年。冰河世纪从250万年开始,500多万年到250万年之间,全球处于温暖时期,邓涛觉得披毛犀的起源可能不在北极。考察中的惊喜发现让他特别兴奋,只是不知道应该去哪里考证。
  浏览临夏回族自治州考察时拍的照片,邓涛看到初夏的盆地已经布满绿色,远处的山坡上居然还有很多积雪。高原有寒冷的环境,邓涛展开联想,更早的化石也许会在高原上。在认真思考后,邓涛迅速奔赴西藏,搜索埋藏披毛犀的沉积物,全力以赴地寻找化石证据。
  在前往西藏的途中,邓涛听身边的人说,英国人法尔康那在印度旅游时,从几个到印度做生意的藏族商人身上佩戴的护身符中,发现其中有两块竟然是化石,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开始和商人交谈,商人告诉法尔康那,化石来自西藏札达,是犀牛的化石。法尔康那经过鉴定,认为两块化石都是脊椎动物化石。
  这让邓涛受到启发,他决定去札达寻找化石。札达最有名的是古格王朝废墟,邓涛在这个地方进行挖掘,在几百万年前的地层里面果然找到了披毛犀化石。由于在地层里受到保护的化石采集时容易折断,他只能用石膏绷带缠住化石,一起带回实验室修复,再恢复出披毛犀活着时的样子。
  化石中披毛犀的角已经腐烂,邓涛只好根据修复出来的化石恢复长角。披毛犀在寒冷的高原生活,地面经常有厚厚的积雪,需要用角刮开积雪寻找食物,因此它的角是扁的。通过对复原图像进行研究,邓涛得出结论:250万年前,全球还是温暖的,披毛犀只能在高原上生活;在250万年的时候,披毛犀开始走出西藏,到达甘肃临夏盆地;在200万年的时候,披毛犀到达河北泥河湾;在75万年的时候,披毛犀到达西伯利亚。
  邓涛继续在西藏搜寻,还找到了雪豹祖先的化石。对化石进行分析后,他认为:雪豹在高原起源后,同样在冰河世纪来临时走出西藏,它们的后代甚至到达了非洲、美洲,雪豹从西藏走出的祖先,实际上是所有现代大型猫科动物共同的祖先。
  经过搜索,邓涛还在高原上找到了北极狐祖先的化石,并提出看法:500万年前,北极狐起源于高原。在冰河世纪来临时,它们扩散到更多地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只能在北极生活。邓涛也找到了盘羊祖先的化石,再次提出看法:500万年前在高原上起源后,盘羊不仅扩散到西伯利亚,还越过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美国和加拿大。
  通过对多种动物化石的分析,邓涛认为500万年前高原形成冰雪环境,札达的年平均温度在0℃左右,高原上动物长期忍受低温,具有耐寒习性。冰河世纪的到来,使得他们得以走出西藏,随着时间的更替,后代发展出更多适应性,陆续前往世界各地,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现象。
  在邓涛看来,达尔文在撰写《物种起源》时,遗传学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很多古生物的证据链还不完善。经过系列寻找与验证,邓涛得到很多科学、有力的证据,推翻了達尔文的猜想,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物种并非在北极起源,而是起源于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