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编辑按】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小编为您整理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自然以宁静 和谐 美丽。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现实紧迫性更加凸显。

  从中华文化中汲取生存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人类生存智慧,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 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论述。以儒释道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格局,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天人关系,形成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尊重自然,要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精髓,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苏苏州,有一处林木森郁 古朴壮丽的古典园林——沧浪亭。这里有一副楹联这样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副楹联生动道出了人与自然唇齿相依 息息相通的关系。绿色发展在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他说:“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生态资源管理是国家与社会运行的重要保障。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 鱼鳖 鳅鳝孕别之时,罔罟 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 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他强调:“要倡导尊重自然 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这是东方文化中和谐平衡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充满东方智慧的生态保护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又科学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历史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对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
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调“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如肥沃的土地 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 生活 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

  森林 湿地 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维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与基础。早在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就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警示人们如果过度使用农药,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 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必须解决好“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达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意境。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如何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有序实现耕地 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 流域重现生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将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重点任务之一大力推进。2014年6月下旬,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下,党中央果断作出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从2015年起,我国分步骤扩大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范围,最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同时,把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扩大到全国 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 生命之美 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