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编辑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擘画了宏伟蓝图。…小编为您整理了《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五中全会党课讲稿    学习五中全会发言稿       五中全会思想汇报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中国力量)  

  最高礼遇致敬英雄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一场艰苦卓绝的防汛大考,我们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抗疫与抗洪斗争的重大成果!

  今天,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悼念在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向我省抗击疫情和防汛救灾的先进典型致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巴蜀大地6月至8月平均降水量达历史同期最大值,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两场大战大考突袭而至、来势汹汹,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特殊斗争和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为抗击疫情和防汛救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科学调度、精准施策,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打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了一场同时间赛跑的防汛救灾遭遇战、较量战、攻坚战,守住了一方平安。巴蜀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和防汛救灾的生动实践,交出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答卷,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中流砥柱。疫情汛情就是命令、防疫抗洪就是责任。在这两场特殊斗争中,我省各条战线、各个方面都涌现出一大批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先进典型。有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广大医务人员,有坚守一线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战士们,还有基层干部、企业职工、社区工作者,以及千千万万普通群众……他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人民的坚韧不拔。他们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担当有为的敬业精神和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构筑起防疫抗洪的坚固堤坝,成为战胜一切灾难和困难的可靠力量,也是全省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用最高的礼遇致敬英雄,就是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抗洪精神,为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凝聚众志成城、锐意进取的磅礴力量。

  经历了两场大战大考的洗礼,我们收获了无比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这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擘画了宏伟蓝图。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伟大斗争中孕育的伟大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英雄的巴蜀儿女从来不惧风雨、无畏险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在不断闯关夺隘中奋力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农业农村)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是关键

  《建议》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如何有效平衡和配置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充分表明了党对农民财产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构建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权利分置的关键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创新。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以“居住保障和效益相结合”为价值取向

  从法理逻辑上分析,宅基地使用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和土地集体所有两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从历史角度考察,宅基地使用权的立法和政策初衷在于保障农户的居住权,这是现阶段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制度优化改革时,需要清楚识别的逻辑起点。

  从价值取向上分析,在20世纪末,我国城镇住房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对沉寂已久的农村宅基地以及农村住房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宅基地使用权最初的价值取向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制度上进行创新,以回应改革的现实之需: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设计的初衷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客观上需要宅基地使用权扩大其效能利用,让农民财产权益最优化。因此当以“居住保障和效益相结合”为新的价值取向,对宅基地使用权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和政策上的优化。

  优化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落实住有所居 继受取得分类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优化是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点之一。

  从宅基地的原始取得分析,是指符合条件的村民提出申请,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从而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的创新应在落实住有所居的精神和居住权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就原始取得而言,应当坚持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取得原则。理由在于:一是充分考虑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村民身份,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二是充分坚持了“居住保障”的宅基地使用权价值取向。

  从宅基地的继受取得分析,是指根据他人的意思表示而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主要包括:继承、遗赠、赠与和买卖等。就继受取得而言,在考虑以下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基于身份性质而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应当坚持无偿取得原则,理由是,此种取得并非基于市场交易规则,且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身份关系。但是,如果继承人已拥有了其他的宅基地,且享受了宅基地无偿取得的制度福利时,继承人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给集体经济组织。遗赠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由于受赠人与遗赠之间存在抚养和被抚养关系,可以适当地根据宅基地所处的区位优势确定有偿取得的价格范围。赠与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对于无偿赠与,受赠人应当支付一定的对价给集体经济组织。交易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在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可不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对价。而如果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向外部成员进行转让的,应当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相应的对价。

  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应设定流转交易的条件和程序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优化是三权分置实现的重点内容。对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制度破局,应当设定流转交易的条件和程序。

  就流转交易的条件而言,涉及转让人和受让人的资格条件问题。由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独特地位,设定转让人和受让人的条件限制是必要的。比如,可以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拥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证以及地上房屋的不动产证;转让人在其他地方(城镇)拥有可以居住的房屋,以保障其居住权;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城乡居民双向流动成为必然,城镇居民回乡定居、如果户口迁往农村且无房居住的,可以作为受让人。

  流转还涉及民主程序问题。一是内部成员的优先权问题。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的权益,在转让宅基地使用权时,内部成员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对于优先权行使的具体程序,可以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进行通知和表决。二是价格和租期等事项的确定和决议机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价格的确定,可以考虑由相应的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不同区位的基准地价,作为交易的价格参考,这将有利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价格稳定以及农民权益的有效保护。

  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坚持利益兼顾 增进农民福祉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收益分配制度的优化当以增进农民的福祉为目标进行构建。

  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收益的分配,主要是指原始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收益的分配问题,因为在原始取得过程中,农民一般是无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而在转让过程中,产生了收益,其中包含了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价值,作为宅基地所有权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当获得部分转让收益,保障其对集体土地经济的权益。

  合理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是产权主体流转的内生动力,是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分配涉及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权人三者的利益协调关系,应坚持利益兼顾原则,特别应当注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可以考虑如此构建:首先,宅基地上的农房的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其次,宅基地使用权交易产生的土地收益,比照当地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出让金形式且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基本交易价格,由转让者向集体组织缴纳,剩余部分收益归入农户。同时应当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收取、分配以及支出等各个环节,确保收益用之于民。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扶贫)  

  功成不必在我,“攻城”必定有我

   11月17号上午,扶贫干部的朋友圈竞相转载着这样一条消息:“省政府发布《关于批准普格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至此,成为全国第19个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省区市。”消息一出,整个基层干部的微信朋友圈一片沸腾。这消息是振奋人心的,“最先想到的是总书记,要向他报告、向他报喜、向他感谢。”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吉好也求兴奋地说。

  念兹在兹,一以贯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的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去了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作为春节慰问的重要活动。

  的脱贫攻坚看凉山,凉山脱了贫也就摘了帽。脱贫攻坚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会。广大扶贫干部撸起袖子,拿出“绣花”功夫,日日夜夜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现场”,舍小家,甘守寂寞,为大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鏖战深贫,如今终于实现了161个有贫困人口的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怎能叫人不奔走相告?

  “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是对广大扶贫干部的最好褒奖。当前,确保到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剩不到两个月时间,此时此刻,这样的消息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脱贫攻坚的目的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应该看到,尽管脱贫摘帽了,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因此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下一站幸福才是“小康”。

  功成不必在我,“攻城”必须有我。脱贫攻坚我们已经走过千山万水,小康社会我们还需爬山涉水。喜悦过后,需要我们戒骄戒躁,摒弃“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向更高领域砥砺奋进。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绿色发展)  

  城市绿色发展要避免“新技术陷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公园城市建设,是把绿色作为发展本底,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构建全域公园,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十四五”期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助推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绿色技术应用,是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评估绿色技术的适用性

  ●城市绿色发展应以实效和适用为导向,要对绿色技术进行多维度和全生命周期的评估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绿色发展、美丽中国与以人民为中心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核心价值和愿景。城市绿色发展和公园城市的提出,也为这个核心价值和愿景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在此愿景下,公园城市建设至少应当实现以下目标。一是绿色繁荣城市。建构高质量的绿色经济体系,促进低碳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发展,使绿色经济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低碳集约城市。优化城市布局、提倡土地混合使用,鼓励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低碳社区发展,彻底放弃高消耗、高排放的城市发展模式。三是公平包容城市。让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户籍)的居民公平享受高品质生活,为居民提供平等参与绿色发展事务的路径。四是安全健康城市。坚持生态优先,降低城市与自然冲突,为当代和后代居民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本的价值。

  为了实现愿景与目标,应当遵循如下准则:城市绿色发展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城市绿色发展既要追求繁荣,更要为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做出直接贡献,同时也要采取气候适应型的发展策略,以应对变化;城市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做出极大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城市绿色发展应以公平正义为导向,不应损害妇女、老人、儿童、流动居民的福利,不应剥夺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城市绿色发展应建立差异化的策略和路径,以适应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层级城市和地区的发展需求;城市绿色发展应以实效和适用为导向,需对绿色技术进行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评估,避免追求时髦和“新技术陷阱”。

  提供差异化绿色技术供给

  ●城市绿色发展应该有“共同但有区别”的策略和路径,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要有针对性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人均拥有水平较低的国家,绿色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唯一选择,绿色技术广泛应用是中国城市发展必然要求,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和2016年的《巴黎协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其中,《巴黎协定》确定了“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

  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担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责任。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治理政策倒逼绿色技术在我国城市发展和公园城市建设中更快、更多、更广地应用。

  城市是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最主要的场所,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场所。工业、建筑、交通是资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这三项活动都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既是排放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场所。特别有部分城市布局碎片化,土地低效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失衡,交通运输效率低下,导致城市发展的碳足迹居高不下,并产生“锁定效应”。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直接影响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能否实现。

  绿色技术是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技术,包括采集、生产、制造、营建、规划、设计、使用、维护和管理。绿色技术具有良好的正外部性,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绿色技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又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应该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在传统资源利用模式和市场价格下,绿色技术往往缺乏价格竞争力。既可以通过资源定价,让生产或使用者承担全部成本,以实现绿色或非绿色技术与产品的公平竞争;又可以通过恰当的财政补贴对绿色技术与产品给予扶持。绿色技术也应通过不断创新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绿色技术往往是广受关注的新兴领域和科技创新领域,在给予鼓励和扶持的同时,也要防止盲目的推广,需要建立有公信力的信息发布和全生命周期评估程序来避免陷阱。

  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利用的政策变化为绿色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空间。城市沉淀了大量存量资产,包括低效利用或闲置的土地、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国家要求城市发展重点从增量扩大转向存量资产的有效、充分利用。这一新政策也给绿色技术的推广,包括土地多功能混合开发,建筑低碳改造、城市有机更新、低碳社区建设、绿色慢行交通、分布式能源供应等,提出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地区、城市之间的巨大差异需要不同的绿色发展策略和绿色技术供给。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西部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小城镇之间的发展需求和治理能力也有很大差异;不同地区应对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城市绿色发展应该有“共同但有区别”的策略和路径,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也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这也给绿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多样化的需求动力。

  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保障机制

  ●借鉴先进经验,从法律法规、政府政策与管控、市场主体作用和公众参与等四个领域入手

  借鉴欧盟、日本、美国等从国家到城市、到社区层面推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应当从法律法规、政府政策与管控、市场主体作用和公众参与等四个领域的诸多方面,完善城市绿色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的法律、政策和机制保障。

  落实国家总体战略与法律保障。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还应该明确提出国家绿色低碳的总体战略和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快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一是制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国家规划,提出兑现《巴黎协定》承诺,实现2℃目标,走向碳中和的系统性规划。二是明确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并把总量分解到省、市。三是建立健全控制资源消耗与排放的法律体系。

  完善政府领域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绿色发展行政、财政、税收政策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绿色发展和绿色技术推广中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一是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既有的碳排放强度控制制度基础上,明确碳排放总量控制任务。将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级分解,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控制碳排放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二是加强规划引导。把国家绿色低碳规划分解为专业、地方规划和可实施的行动计划,并把减排目标拓展到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低碳城市、低碳社区试点中推进绿色低碳的治理体系建设,总结推广低碳建设经验。三是搭建绿色技术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建立绿色技术与创新国际联盟,为国内外企业、决策者和专家群体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城市绿色发展问题的持续沟通和共同解决。

  创新市场领域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发展和绿色技术推广中的主体作用。一是强调企业主导。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出台各类企业充分参与、充满活力的绿色生产、营造、产品、技术的市场体系。二是加强金融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绿色发展,改善绿色技术企业融资状况;鼓励绿色投资原则,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三是推动创新研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广泛响应,专业机构积极参与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社会和公众参与领域体制机制建设。动员市民和社区居民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维护城市和社区绿色福利,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绿色治理体系。一是全面实施碳排放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环境信息获取途径,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企业和城市碳排放与环境信息公开名录,健全信息公开奖惩制度,整合各部门统计和监测信息平台,推动各类行为主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鼓励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将低碳绿色发展从行政管理转向社会治理,明确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利用社交媒体向公众阐释绿色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性,以及行为转变如何能够实现更好的绿色发展,从而提高全社会绿色低碳的意识。出台保障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低碳减排相关决策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众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绿色低碳发展事务。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文化教育)  

  关心下一代要肩负时代使命

  “各级关工委应当肩负重任,主动作为,突出立德的优先性,重视树人的全面性,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江山辈出。”11月16日在广安开幕的全省关工委立德树人工作座谈会,对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要求。(11月17日《日报》)

  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关心下一代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各级关工委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既要立足现在,主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也要立足未来,在立德树人方面持续发力。

  担负政治责任。无论是开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新征程,还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或是开启“十四五”发展新步伐,造就一支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这就是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的政治责任,也是广大五老志愿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成长方面,首先要切实担负政治责任,突出立德树人,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与党同心同向。立德树人,既要把“德”放在首要位置,也要注重“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追求,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才能让青少年实现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为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培养出源源不断的建设人才。

  把握重点关键。新时代新任务,关工委和五老志愿者既要抓好常态化的工作,也要结合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创新开展各项工作,要把工作重点聚焦到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助弱帮困相结合,让更多青少年能够顺利健康成长,能够享受到党和国家政策的阳光普照。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发展战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服务青少年工作往基层生根,向城乡覆盖,与青少年需求对接,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地做实。今年是决战决胜之年,在完成脱贫摘帽之后,又将开启新一轮的乡村振兴,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志愿者把目标聚焦到广袤的农村地区,通过帮助扶持,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大局,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要扎实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发展,必须要注重党建引领,既要动员更多五老用爱和奉献肩负起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也要通过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关心关爱下一代工作中来,要凝聚各方面的社会合力,谱写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党建工作)  

  牢记首要政治任务,学好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中央部署,连日来,各地正掀起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深入学习好、广泛宣传好、全面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牢牢记起。

  牢记首要政治任务,需提高对全会重大意义的认识。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吹响了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军的冲锋号,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通过的《建议》,阐明了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举措,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阐述了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重大要求,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理论是先导是指针。因此,开启新征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远景目标,必须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当前对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重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使命感。

  牢记首要政治任务,需深化对全会思想灵魂的理解。就是要深刻理解全会提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刻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为此,必须在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上下功夫,要把五中全会精神与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体学习、一体宣传、一体贯彻,吃透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牢记首要政治任务,需强化对全会目标任务的践行。首先要在“学”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担当起政治责任,抓好本地区本单位本系统的学习贯彻,并以身作则,做到思想上高度自觉、行动上坚定有力、工作上带头推进。其次要在“宣”上下功夫,做到层层宣讲,实现全会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人员全覆盖,统筹抓好党校培训、新闻宣传、基层宣讲、理论研究、思政教育,统筹用好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确保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第三要在“践”上下功夫,这也是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聚焦新格局,锚定全会擘画的新蓝图和各地确定的新目标,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聚力新发展的新举措新动力,转化为防范化解风险、守住安全稳定底线的实际工作成效,让“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实现新的伟大目标中谱写出新篇章。

  说到底,落实好学习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这项首要的政治任务,重在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全党党员干部都要强化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伟大复兴)  

  在接续奋斗中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中,正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注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引领中华民族进一步走向复兴。

  回首“十三五”,“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中国向贫困发起冲锋,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跃上新台阶。到今年年底,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将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这将是新中国创造出的又一个伟大奇迹,也是对世界人口减贫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

  回望我国已制定和实施13个五年规划,大国发展,规划先行,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五年规划引领新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奇迹。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无限。“十三五”规划收官在即,“十四五”蓝图即将展开。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科学描绘未来发展蓝图,事关每个中国人的福祉,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已多次到地方进行考察调研,七次召开各界座谈会,问计于民,广纳良言,集群众智慧,将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有机统一起来,为迈入“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根基。

  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关涉中国未来发展航向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未来五年,实施“十四五”规划,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必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取得新辉煌。未来十五年,这是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时期,必将让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强国梦越来越清晰越美丽。

  五中全会,使命重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将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出一张壮丽的蓝图,引领中国人民去书写更加美好“中国故事”。当然,人民是主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更加美好的“中国故事”需要在未来的奋斗实践中讲述,需要每个人去创新创造、攻坚克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人人都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五中全会,万众期待,让全国人民精神振奋。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能创造、有故事的民族。当前,对全党全国人民来说,关键是要坚定信念跟党走,要更加担当,雄赳赳、气昂昂,去取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胜利,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确保“十四五”顺利开局。这样,民族复兴伟大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变伟大蓝图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青年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035)  

  把编制“十四五”规划作为当前重要任务

  收锚扬帆,乘风破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不仅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标定了新方向,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希望。着眼当前各项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作为当前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大国发展,规划先行。齐心协力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工作,也是当前最为迫切的重大政治任务。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使规划既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的部署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蓝图。要坚决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要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众志成城者赢,上下同欲着胜。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四十五”规划成为引领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既认清形势特点,又研判风险挑战,以更加科学的指标体系、更加具体的目标任务、更加完备的应对举措推动中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要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再推出一批发展工程、创新工程、民生工程,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方面加大力度。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深层次难题,持续推进“放管服”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

  地方规划与国家规划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发展合力。各地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抓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社会公众意见,集中力量研究重大领域关键问题。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拿出坚韧毅力,咬定目标任务,发扬务实作风,全力以赴编制好无愧于新时代新使命、无愧于人民群众期待的“十四五”规划

    党员感悟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5篇]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5篇]公务员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5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5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思想汇报[5篇]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脱贫扶贫)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人民至上)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