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这一家】车之家

在一个规模还算可以的小区里,人们生活得非常幸福,小区里的居民和睦、平静、安详,平凡,过着平淡的生活。
  25幢A单元301室的两位老太太是人们闲聊时的核心人物,那位稍微年轻些的老太太大概55岁,叫华平,是大型企业的退休职工,月工资1500元左右。另一位85岁,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姓许,是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教育工作的退休老教师,退休金2500元左右。两位老太太是娘俩,这娘俩生活富足,年轻点的伺候年老的。许老太穿着干净,身體健康,华老太说话幽默、风趣、很有分寸。娘俩又有文化,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她们。同时也非常羡慕她们生活无忧、吃喝不愁。非常奇怪的是这娘俩都抽烟,华老太一天抽半盒,许老太一天抽两三根,华老太只要一发现许老太抽烟,就把烟没收了,归自己所有,而许老太每日总是能偷偷地抽上那么两三根。
  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没有大风大浪,也没有一惊一乍。
  忽然,一阵刺耳的救护车声划破了长空,救护车呼啸而过,人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都非常恐慌,不知道是谁病倒了。
  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
  当人们围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华老太和许老太娘俩一人拄着一个拐杖走到了人群中。原来,那天被救护车带走的是华老太,拄着拐杖的华老太行动非常困难,刚从医院回来。这次娘俩不是来聊天的,是来寻求帮助的——一向乐观、阳光的娘俩,变得很忧郁,华老太骑电动三轮时不小心翻了车,自己摔断了腿,没法伺候自己老母亲,不能上街买菜,更不能做饭、洗衣、做家务了,娘俩的生活一下陷入了困境。人们问:难道家里就你们两个人?你们的儿女在哪里?华老太和许老太娘俩沉默了……
  我是人群中较年轻的一员,于是自告奋勇说要帮她们买菜、洗衣、做家务。
  在我的细心照料下,华老太康复了,可能被我的勤劳打动,华老太同我说了自己的家事。
  母亲许老太嫁给她的父亲时,父亲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了,他是一名军人。母亲给两个哥哥做了后妈,在抗日时期东躲西藏,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母亲刚生下一个女婴——就是华老太,父亲就牺牲了,为了孩子,许老太没有再嫁,再说,那时讲究“一女不嫁二夫”。为了照顾革命的家属,政府给只有小学文化的许老太找了一份教小孩识字的工作,那时候也算是教学吧。就这样,许老太为了养活三个孩子,边努力学习文化教好学,边辛辛苦苦地把他们兄妹三个抚养成人,还把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供成了大学生,找了工作,帮他们娶了媳妇。
  可是两个哥哥成家立业之后对年迈的许老太不闻不问,照料许老太的责任就落到了她一个人头上。华老太无病无灾还可以平静地生活,可是如今自己的腿受伤了行动不便——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的华老太流泪了。
  是啊,许老太年轻时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一定吃了很多苦,她把两个继子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但许老太生病时他们竟然连一个电话都不打,这让华老太伤心到了极点。如今,自己无法照料85岁的许老太,甚至没人帮助她们都没有饭吃。哥哥甚至哥哥的儿子们没有一个来探望的,这让华老太伤透了心。华老太说自己摔断腿时晕了过去,还是邻居打120救护车把她送进医院的——
  我问,你的儿女又在哪里呢?
  华老太叹了口气,徐徐道来。
  年轻的时候,她嫁给了一个帅气十足的丈夫。可是在她的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丈夫就已经背叛了她,与一个比她漂亮,比她有地位而且又有钱的官家之女同居了,无奈之下,她同丈夫约定,孩子生下来就离婚。如果生了男孩,就归丈夫所有,如果生了女孩就由华老太自己带,离婚时她净身出户。女儿出生了,他们夫妻两个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这一次婚姻让华老太认定了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于是,华老太自己一边照顾女儿,一边照顾母亲,一直到现在才认识到自己确确实实已经也是一位老人了,她们一家就只有三口人,女儿、母亲和自己。
  如今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她不想让女儿知道家里的事情,怕影响孩子读书,所以家里实际上就只有这老母女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