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是马走的路吗|路马路马爷

人们一般称能够跑车的路叫“马路”。但仔细想想,这个称谓不太符合逻辑:“马路”字面意思是“跑马的路”,而“车”和“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简直是风“马”“车”不相及,那为什么能够通用呢?
  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许多“车”“马”并行的词语,如管交通繁忙叫“車水马龙”;旅途劳顿叫“车殆马顺”;坐出租车、乘飞机、坐火车等交通费叫“车马费”。但人们只是这样使用而已,当然也知道这跟“马”没什么事情。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夏代已经有了车。而且,目前所见最早的汉字甲骨文、金文中,车的形象也有很多。由此可知车在先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了信史时代,车在古人的生活中仍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交通运输、军事活动、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
  因为车的重要性,人们开始了对道路有了关注和讲究。上古时代的规范道路,完全是根据行车的标准建造的:能容纳一辆车行驶的叫“涂”(涂容一轨),能容纳两辆车并行的叫“道”(道容二轨),能容纳三辆车并行的叫“路”(路容三轨)等。这样看来,今日所说的“马路”,即使在上古时代也应叫作“车道”才是,“马路”之称又如何能成立呢?
  原来,上古时代的“车”“马”本是二位一体。那时候,马用于交通,一般并不单独发挥作用,而总是和车联系在一起。说到马,即包括车;说到车,即意味着马。而马被用作单独骑乘,却是极为罕见的,甚至被看作是怪异的行为。
  据历史记载,汉民族骑马之俗,发端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一次重要改革——胡服骑射。“胡服”,指的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服装,特征就是短衣、长裤、皮靴,特别适合骑马。而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样式与今天的裙袍很像,不方便骑马。赵武灵王为了军事需要,提倡穿胡服,以方便骑射。
  虽然单人匹马的“骑”曾被先民认为是奇异之事,上古基本交通手段自然是以马驾车,也就是说,马只是作为车行进的动力在当时的交通中发挥着作用。车马既然难舍难分,行车的道也就不免成了跑马的路,称之为“马路”也就十分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