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钓竿”的取舍|上海鱼王钓竿

“一个饥饿难耐的人在沙漠中前进着,目的地是沙漠尽头的海边。这时,他遇到了一個渔夫,渔夫有一根钓竿和一筐鱼,这个人现在有两种选择,一是拿走钓竿,一是拿走那筐鱼。如果这个饥饿的人拿走的是那筐鱼的话,那只够支撑他穿过沙漠到达海边;如果他拿走的是钓竿的话,这个人却不会钓鱼;针对此情况请发表你的见解。”
  第一种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这个人鱼吃,不如教会他打鱼的技术,让他可以凭此本事自立谋生。
  第二种回答:把筐鱼带走,再雇走那位渔夫。
  第三种回答:什么也不拿,因鱼是他人劳动果实,而钓竿则是他人的劳动工具,两样都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不能拿。
  到底是拿走鱼还是拿走钓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回答,更多的是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如果这个人暂时解决了饥饿问题要了鱼到达了海边,但却因不会钓鱼而最终还是被饿死。第一种回答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提出给他鱼吃不如教会他钓鱼。这一见解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看到这种见解对一个饥饿难耐的人来说,无疑有些理想化。试想,一个饿得快要死的人怎么会有耐心停下来学习很需要耐心的钓鱼技术,就算他学会了钓鱼技术后又继续上路,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就会饿死在沙漠中。
  第三种观点从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坚决反对拿走鱼或其他任何一样,它始终坚持一种自我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可从传统观念层面上考虑,也可以一种既定的规则作为标尺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方式。但其适用范围不符合题设要求。在题设的前提下,如按照这种观点行事就会显得教条而不懂变通。依照这种方式,这个饥饿的人会以最快的速度死去。
  第二种回答最巧妙。既解决了那个人暂时的饥饿问题,同时又能在题设规定的前提下,以一种突破性思维把钓竿以另一种方式一同拿走。这么做既有第一种回答的远见,又避免了第三种回答的教条。那个饥饿的人不仅可以最终到达海边,同时还可以在到达海边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向渔夫请教钓鱼技术,从而圆满结束他的旅程。
  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或是在社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大变革。就像题目中那个饥饿的人,目标很明确,要突破原有社会经济体制中的弊端和束缚,穿越阻碍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努力与世界先进的理念、体制接轨,并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一种回答无疑契合了我国目前发展的方向,符合中华民族要与世界接轨并最终能以一种自立、自信、自强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发展诉求。可以一种超前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不行,还得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正如题设一样,不能要求一个人在异常饥饿的情况下去关注未来,去空谈理想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因此在现阶段明确了发展方向前提下,应更多地结合当前改革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首要任务。
  第三种回答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反对拿走别人的东西,当然,如果单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第三种回答中的行为模式和处世方式固然无可厚非。但这种回答在思维方式上不及第一种具有前瞻性,在题设允许情况下,显得太过拘泥于传统,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没能跳出思维定势,自动放弃生的机会而选择了死亡。这样的结局看似大义凛然,实则毫无意义。所以像第三种回答中的行为模式和处世方式并不适合现在的中国,至少在经济层面上不适应。与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和体制接轨,这要求我们要跳出过去那种“不是吾辈,必属异类”的思维怪圈,在实际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和引进别人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做法,而不是主动放弃参与国际竞争去选择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无论是“鱼”或是“钓竿”,只要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利,至少也应选择一样。
  第二种回答最贴合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可将别人的“成品”(题中的“鱼”)拿来为我所用,先填补自身空白,让自己不至于“饿死”,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引进别人生产“成品”的技术(题中的“钓竿”),只有这样才能把发展引向深入,最终成为既有“鱼”又有“钓竿”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