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三选择》后感

小编为您整理了《读《第三选择》后感》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与本主题更多相关文章点击进入:第三  选择  后感  

读《第三选择》后感

  书名: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作者:〔美〕斯蒂芬 柯维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看完这本书的感受,我会说我期待去尝试这种思维方式。

  从我知道,到我愿意接受,再到我迫不及待想要去尝试,这条路,很长。

  作者在书一开篇,就阐述了第三选择的必要性和方法论:即四部曲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要和你协同。随后用大量的作用于不同方面的案例来进一步论证拥有第3选择思维的处理方式是如何走向双赢的。

  我相信每一个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惊讶于它的魔力,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而书中还指引我收获了一些额外的小小法宝。

  第一法宝[发言权仗沟通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不记得从前在哪里听过这个词,但或许并没有放在心上。这次趁着读这本书的机会,好好揣摩了一番。

  表达,是每个人拥有的最无可置疑的权利。就如同那句我不赞同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矛盾产生,用你和我的方法都无法达成共识,必须开启第3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让对方有表达的权利,即此时把发言权仗交给TA,而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不留心就会不自觉把发言权仗抢了回来。

  很多时候对方刚一开口,我们就感觉听不下去了,这都是些什么歪理学说,恨不得马上把耳朵装上一个开关,然后不断地寻找破绽,试图从对方逻辑的漏洞里找出突破口,继而一举把对方攻破,然后迫使TA来认可自己的观点,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诉求。

  发言权仗法则告诉我们的是,你把这根仗交了出去,那此刻说话的权利就属于对方,不管TA在说什么,你爱不爱听,都要尊重TA此刻的权利。你的任何发言,只能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你理解事情的原委。除此之外,一定要忍住不做任何批评批判和无谓的类别和假设。

  这一点,听起来容易,实践起来简直难于登天。我自己就有过很多次,一方面想聆听对方深层次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当对方一开口没完两句就开始质疑和反驳,无形中把不想再听的厌烦感从微表情中传递出来,自然而然就消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欲望和真诚,也就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而妥协告终。

  需要注意的是,妥协并不等同于协同。它们的区别在于:妥协的时候,一方会有牺牲了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的感觉,它并没有带来快乐,而协同它是在超越你的方法、我的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一起去探寻有更好的选择,它是没有人走过的路,它让人期待,并会给我们都带来快乐。

  第二大法宝[同理心倾听:击碎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刚刚说了要允许对方全盘地表达,压抑住自己想要夺回权仗的冲动,那么第二步,就是让自己在对方的诉说和表达的同时,学会同理心倾听。

  这里说的倾听,不仅仅是听懂对方的语言,更重要是听懂对方的情感,即把自己放在和对方同一个水平线上。

  以色列哲学家肯 郎特说得好:同理心发生在我们在他人内心找到自我的时候。我们透过对方的眼睛观察事实,我们感受对方的情感,分享对方的痛苦。

  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在倾听,只是简单地作为一个倾听者,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看到对方很难过,我们就安慰TA,看到对方很无助,我们就象征性提出建议,并没有带入到对方的真实情感世界里,去听懂TA言语背后的心声和诉求。

  作者举了一个小例子。青春期的女儿说在太胖了太丑了。这个时候父亲马上安慰她说,你不胖也不丑,在我眼里非常漂亮。这个时候单纯地安慰并不起作用,因为很明显这位父亲没有倾听出女儿语言背后的情感:我有青春期的烦恼,我需要帮助,而不是同情和安慰。

  我也想到了自己曾经在倾听环节犯下的错误:缺乏同理心。倾听的时候,并没有真心实意去站在对方的立场,而是有一种你说,我听着呢的姿态,但事实上,听完之后根本无法也还是会被自己的情绪占了上风。我理解你,谁理解我?我的情绪和失落谁来抚慰?一旦站在了这样的高度去摆出一副倾听者的姿态,往往沟通是徒劳的。因为表达者唯一需要的,往往是真心的关注和用心的理解,不要判断、评价、注脚、建议、怜悯、辩论。

  当然,用同理心倾听并不代表我们要不断赞同对方的观点,它只是表示我们在努力领会对方的观点,意味着聆听他人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下一次,或许可以去尝试,发言权仗叫交出去的时候,就以同理心倾听,如果时间允许,试着把听到的内容复述一遍,问问对方是不是这么回事,是不是完全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没有,继续努力,直到完全能理解了为止。

  写到这里,我在想,有时候是不是光是允许表达和用心倾听,矛盾就已经缓解了大半?

  第三法宝[超越公平:达成协同的制胜法宝]

  人都有个通病,一方面,我们心知肚明世间并无真正的公平,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在事情来临时试图去寻求公平,公平好像就是矛盾来临时内心弹出来的一个金刚罩,负责保护心的深处不受伤害。

  小孩子最容易去寻求公平。家里两娃就是最好的例子。经常是跟一个买了某样东西,另外一个必须也买;
做作业的时候也经常质问我,为什么姐姐只要做三页而我要做四页?仿佛每天都有层出不穷有关公平和非公平的喋喋不休。这也许是孩子在没有学会其他评判标准的时候,唯一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平衡术。他们只会选择1或者2,摆脱不了事件本身的限制。

  而我们作为成年人,我们对公平不感兴趣,我们对协同更感兴趣。因为公平需求可能会成为信任的敌人。如果我们将精力浪费在谁得到49谁得到51的讨价还价上,我们就会因为追求公平而破坏了信任。

  其实,许多冲突的根源,都源于公平问题。而公平往往有选择性:即我眼中的公平可能恰恰是你眼中的不公平。所如果一直纠缠于是否公平的论断,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争论。所以为什么第3选择要求必须凌驾于公平,毕竟只有站在山顶才能无视山底的喧哗,而关注点自然而然就放在了前方的美景上。

  我想,或许这也是从长远利益去考虑的一个侧面。有时候,貌似从当前事件本身来看,让我们感受到了损失或伤害,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如果能够冷静下来,尝试自问是不是我们在追求短浅的公平?如果,能够站在更高中一级年级层的梯架上,从协同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双方所期待的长期利益,这个时候,让第3选择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