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 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学习体会 7月22日-28日,受省委会委派,我参加了中共海南省委统战部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全省统战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经过一…小编为您整理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学习体会发言》,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学习体会
7月22日-28日,受省委会委派,我参加了中共海南省委统战部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全省统战系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经过一周的学习,受益匪浅。现就自贸区建设过程中营商环境的构建,谈谈以下学习体会:
首先,关于营商环境的几点认识
1、营商环境的概念及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包括从开办、营运到结束的各环节)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营商环境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法律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概括地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支撑。营商环境质量的高低,反映为时间成本(如开办企业时间)、货币成本(如税负)和制度成本(如产权保护)。根据世界银行2011年的估算,开办企业时间每下降10天,会使一国的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2、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对地区营商环境的评估主要有3套指标体系: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这些国际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但对各国、各经济体影响较大,也受到广泛认可的是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2015至2018年连续4年的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均提到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变化,并以此来衡量国内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新热词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3、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及中国现状。世行的年度报告是在考察全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营商环境小组来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2003年发布第一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目前报告分11项一级指标,43项二级指标(实际适用41项指标,其中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未引入评价系统)。11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第一是开办企业,手续要简便再简便,所需的日期要缩短再缩短;第二是办理施工许可证;第三,获得基础设施的支持,尤其是电力的支持;第四是企业登记财产;第五是企业获得信贷;第六是企业需要得到保护,尤其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第七是纳税以及税后服务;第八是跨境贸易;第九是合同的执行;第十是办理破产手续。今年的报告新加了第十一项,叫作劳动市场的监管,与我国的事中、事后的监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近五年来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2018年,190个国家和地区中得分最高的是新西兰,得分是86.55分,最低的只有19分。中国连续两年名列190名中的78名,今年得分是65.29分。尽管如此,近五年来营商环境得分仅提高4.36分。这份报告就是一面镜子,每一项分数都有详细的分析。如:虽然我国开办企业所需时间从2008年的35天缩短到2017年的22.9天,但仍比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多2.3天,只能排在全球第93位。办理施工许可证所需时间从10年前的336天缩短到247天,但依然排在第172位,不仅与只要27.5天的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差距甚远,也明显落后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62天)。十年来,虽然企业纳税所耗时间从872小时缩短到207小时,企业税收和各项缴款占利润比重从73.9%下降到67.3%,但纳税指标仍只排名在第130位。营商环境短板束缚了创新创业的活力,干扰了民间资本投资的预期,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4、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对应的评价指标。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自贸区之后,在上海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明确地提出,营商环境就是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海南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中央12号文件明确指出,到2025年海南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跻身全球前列。法治化是营造公平公正一流营商环境的根本保证,优化营商环境的最高境界是法治化。国际化是营造公平公正一流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的最高站位是国际化。便利化是营造公平公正一流营商环境的现实需要,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落脚点是便利化。
世行纳入评价系统的10项一级指标可大体从便利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维度分为3 类,一类是侧重于衡量企业在创设、发展等全生命周期的复杂程度和费用支出,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纳税等5 项指标。一类侧重于反映对于企业的法治保障程度,包括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执行合同、破产办理等4项指标;一类是侧重于反映国际化的程度,主要指跨境贸易。海南要发展必须加快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使营商环境更加公平、高效、透明和可预期。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是追求优惠政策的“洼地”,而是打造软环境的“高地”。基于三者关系,目前,海南最重要的是要以贸易自由化和营商环境便利化为出发点和重点构建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也契合了省委会2018年重点课题调研的选题方向。
其次,我省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初步调研,发现一些问题:如企业开办便利度不高,政府部门内部衔接不畅。企业缺乏获取政府部门相关信息的畅通渠道,对于监管流程存在不清晰、不可预期的担心。市场准入门槛问题,办事需要多次往返相关部门。政府监管理念滞后,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诚信管理亟需加强,企业对诚信管理和业界自治认识较弱,政府诚信管理边界尚不清晰,多元参与、各方共管的格局还未形成,特别在发挥第三方和业界自治的监管作用方面进展缓慢。企业退出机制有待完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注销手续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等影响,企业想注销而实际无法注销,出现相当部分“吊而不销”或“僵尸”企业。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与高标准履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再次,国内外营商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法治优先模式。新加坡的法规体系较为完善,拥有健全和公正的司法审判系统,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人才、劳动者权利保护、鼓励移民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健全公正的司法审判系统、完善企业纠纷解决渠道推动市场秩序的完善。其《竞争法案》通过禁止某些约束市场竞争的商业行为来促进健康的市场竞争行为。同时,新加坡具有世界上最好的知识产权保护(IMD世界竞争力报告)法制,主要法律有《专利法案》、《商标法案》、《注册商标设计法》和《版权法》。
香港:国际化优先模式。香港优质的营商环境得益于高度的开放,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交流、经贸投资往来和城市管理水平方面的国际化高标准,扎堆的各国领事馆、便捷的国际航线与航班,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体系和良好国际语言环境、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让香港成为了高水平的国际化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国际金融服务的便利化、简单低税制和国际性的金融人才的聚集推动了香港现代金融服务业繁荣,且高标准的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等让香港成为便捷、宜居的国际现代都市。
上海:便利化优先模式。上海自贸区以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高端产业聚集、法制运行规范、监管透明高效、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等为内容核心和总方向,探索投资便利和贸易便利的措施。通过成立相关机构,大幅度减少、取消审批事项,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通过扩大服务业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开放领域,对于外商投资率先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创造条件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创新;依托“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实现通关便利化。
最后,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议
根据调研,在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以创新驱动和服务业引领的经济结构对营商环境更加敏感,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改变高速增长阶段的“GDP竞赛”模式,转向建立具有正向激励的“营商环境竞赛”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7月初,上海市出台“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有10条省关于创造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内容。如提出全面深化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审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等具体措施。
通过学习思考,对于构建我省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议,初步想法如下:一是构建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二是构建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三是构建因地制宜的产业环境,四是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五是构建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