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世界,审视自己】观察世界审视自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教养到底是什么呢?荷兰语言学家范戴克的答案是:“教养就是习惯于从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满足而且知道为什么。”可见教养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无法描摹,也无法被量化,但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会获得内心的丰盈与满足。那么我们要如何获得教养呢?我想,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给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刚出生的婴儿,其实都是等待创造的黏土。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是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此时的人们,其“存在”与“本质”是割裂的。
  拉康认为,处在六到十八个月的婴儿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随着婴儿的长大,他会逐渐发现镜中的形象与自身的统一性,发现作为主体的自身的存在,而他的自我意识便以此建构。
  人类对于真善美有着不自觉的本能的向往。也正如马修·阿诺德所说,当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时,去了解和思索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帮助我们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会接触无处不在的大自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了解缤纷斑斓的、与我们有着不同生命形态的世界;接着我们会了解社会与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验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更多复杂情感的滋味;与此同时,我们学会独处,学会独自欣赏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辉煌的文化成就。等到我们领略过了一定量的世界后,在某一个时间点回过头看看,许多事情或许会豁然明了。儿时扑捉过的那只美丽蝴蝶,可能就是促使自己对生命心怀敬畏的起点。某次品尝到家人精心烹饪的菜肴时,就早已在心中种下一颗诗意生活的种子。当我们再次聆听肖邦,会给心中那种叫乡愁的情感下一个抽象的定义;当我们再次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或许会蓦然发现,绘画大师想要用色彩表达的那份炽热,早已投射在自己的生活中。
  可见,教养就是我们在了解世界、接触美好事物的同时所吸收到的能量,它撑起我们的骨骼血肉,在我们存在的外表下注入个性化的、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本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语言、思想、习惯等等,熔铸于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世界是用我们的双脚无法穷尽的,但文字、书籍却可以将我们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与那些远在天边的或是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智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父亲阿蒂克斯十分注重对孩子教养方面的教育,他和家庭保姆卡波妮在这方面能给两个孩子正确有效的指导。小主人公斯库特有一次邀请一个穷人家的同学到家中吃午餐,那个同学吃法很怪,几乎把一整罐糖浆全泡在饭里。为此斯库特在餐桌上一直含沙射影地抱怨。卡波妮听到后把她叫到厨房,对她说了这么一段话:“有些人不像我们这样吃饭,可是你不能在饭桌上给人家当面指出来。那孩子是你的客人,就算他要吃桌布,你也随他便……”斯库特回了一句:“他不是客人,他只是一个坎宁安家的人……”卡波妮立刻生起气来:“不管他是谁,只要踏进这家门,就是你的客人。你们家人也许比坎宁安家的人要好,可是你这样羞辱人家,就是一钱不值!”
  父亲阿蒂克斯决定为受冤枉的黑人汤姆辩护,这件事本身也是对孩子们的极大触动。当然,在种族歧视仍然严重的当时,小主人公对父亲的决定充满疑惑和迷茫,但教养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当这场辩护已经模糊在人们的记忆中时,或许他们会明白,正义就是一种教养。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什么是正义,并坚持不做不正义的事。
  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巡回艺人。她们常年漂泊,风餐露宿,生活得异常艰辛。但在主人公眼中,她们却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她们的社会地位虽然低微,但精神上却十分充实。
  她们温柔地对待世界的方式,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第一次在茶馆与舞女相遇时,她看见“我”呆立不动,马上让出自己的坐垫;主人公从衣袖里掏出香烟时,舞女把随行女子跟前的烟灰碟推到“我”面前;看到路边有捆好的竹子,她挑了最粗的一根给“我”做手杖;每次“我”出门前,舞女都会默默地摆好木屐。这些行为当然也源自舞女内心对主人公的尊敬与爱慕,但我们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她的善良、热情、周到。这些都是有着良好教养的体现。
  教养的获得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那么,仅仅靠阅读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就够了吗?我们一直在强调认识世界,认识宇宙,认识人类,企图在这广袤无边的空间之中尽可能多地汲取能够完善自己的养分。但或许,当我们将目光向外界无限扩展延伸的同时,还应该向内在、向自我投注一些目光。在拉康看来,自我只是一个虚假的存在,最终这种自我将要破碎,并且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回归。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写的:“‘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我们可以不断地去认知美好,并用它们充实自己的心灵,但早晚有一天,我们应当,也必将会像一个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带着对自我的诘问,带着对所认知的世界的思考,一步一步回归自己的内心深处。
  《幽夢影》是清代张潮所作的一本小散记,它用简洁的语录表现了哲理的思考和生活的情趣,可以说是一部求美的著作。康熙年间,众多经历过风浪淘洗的文人士大夫开始自觉地探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张潮也不例外。
  他在书中的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能闲世人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不虚此生耳。”《幽梦影》与《菜根谭》不同,它并不注重教化人们如何为人处世,而是关注“我”的生存状态。它剥离了文学创作有用于世这一社会功用,更多的是内向地寻找精神归依。
  向外,去认识无限广阔的世界宇宙;向内,去挖掘无限深邃的自我的内核。这应当是我们在追求教养的路途上两条平行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