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炮火虽不在,警钟仍长鸣。4月25日上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劫后余生,延续5000年之久,重温革命历史,我们要深刻谨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才能取得。今天的我们,当坚定捍卫国家主权独立与完整的民族底线,对任何有意侵犯我们主权、分裂我们国家的行为坚决打击。
以史为鉴,筑牢“信念地基”,树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初心使命。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斗争、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人民”二字始终熠熠发光,无论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还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奉献精神,亦是“我是党员我先上,遇到困难让我来”的使命担当,我们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置顶,将人民的希冀作为我们的奋斗坐标。历史的厚度在于常思常新,时代证明,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新时代青年干部,当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要用心感悟初心使命之内涵、用情筑牢信念理想之基石、用力坚守人民立场之定力,做到心里装着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成为新时代的硬核担当。
以史为钟,长存“忧患之感”,延续“踏平坎坷成正道”的奋斗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生产中,历经坎坷艰难而形成的精神特质和生存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习总书记的忧患意识,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瞻远瞩的深入思考。实践证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品格力量,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当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永葆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真正把爱国之志转变为报国之行,时刻树牢忧患意识,拿出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始终挺立共产党员的精神脊梁。
以史为度,传承“担当精神”,锤炼“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上树立着一座座丰碑,那是辉煌灿烂的奋斗故事,更是历经磨砺的时代印记。俗话说,“困难像音符,强者将其奏成凯歌,弱者称之为哀曲”。回溯历史,中华儿女卧薪尝胆,14年抗战史、40余年改革开放之路、8年脱贫攻坚事业,没有什么能压倒中国人;
展望未来,华夏子民蓄势待发,无论什么挫折和困难都无法压倒中国人,时间的刻度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新时代下的党员领导干部,当缅怀历史牢记责任,以史为度,既要在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汲取理想、信念的无限力量,在历史的洪流中激流勇进,也要在学习中传承顽强真精神,更要汲取奋勇拼搏的前进动力,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砥砺责任担当之壮志、提振党员精气神,共绘壮阔蓝图、续写时代篇章。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脚步铿锵有力。站在高位开局的历史起点,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时代的浪潮中又一次向着第二个百年伟业乘风破浪、扬帆远行!